问:你好,请教一个问题,宝宝现在2岁多,现在我必须要出去上班了,不过宝宝现在有些粘我,要是我偷偷的走,他会哭的很厉害,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分离焦虑症吗?
答:分离焦虑是儿童时期很正常的一种情绪障碍,每个孩子都会有,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。
在处理分离焦虑时,妈妈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:偷偷的离开。
当妈妈离开时,孩子会想:
妈妈为什么突然不见了?
妈妈去做什么了?
妈妈还会回来吗?
是不是妈妈不要我了?
妈妈不见了之后谁来照顾我?
他(她)会像妈妈一样照顾我吗?
这一系列问题像一座大山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,尤其当答案是不确定时,孩子的恐惧会加深。当妈妈再次出现时,孩子会紧紧抓住妈妈,再也不让妈妈离开。
所以,要想处理好和孩子的分离,就必须先了解清楚孩子的感受。
1、妈妈为什么要离开?妈妈去做什么了?
当你计划出门时,请提前告诉孩子:你要去做什么。你还可以提前半小时甚至更久,和孩子讲述你即将要去做的事情,这能帮助孩子理解妈妈为什么离开。
离开的时候动静不要太大,但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偷偷离开,走之前一定要和孩子打招呼,然后平静的离开。
2、妈妈还会回来吗?是不是妈妈不要我了?
当你离开孩子的视线时,这会让他感到不安,因为孩子不确定妈妈离开后,还会不会再回来。在你离开之前,你需要明确告诉孩子,比如,等你准备吃完饭的时候,妈妈就回来了,妈妈会陪你一起吃完饭。
当然,这样的保证可能无法让孩子完全放心,毕竟他还并不能理解时间概念。
但如果你每次的保证都能得以实现,就能增强孩子的信任感。所以当你回到家后,请欢快地呼唤孩子,并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。
当他稍微长大一点后,他就会明白:妈妈只是出去办事了,不久后就会回来的。
特别提醒:无论何时都不能用“妈妈不要你了”来威胁孩子!
3、妈妈离开后会发生什么?
孩子天生就能用各种办法让父母留在身边,这有助于他逃避危险。他把熟悉的养育者作为安全基地,对环境进行探索。
而妈妈的离开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失去了避风港,他无法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这将令他感到害怕。所以平常父母要多帮助和鼓励孩子去探索周围的人和环境,将其逐渐发展成孩子信任的人和安全场所。
此外,你还可以在家里做一些短暂的分离练习,比如藏猫猫游戏,妈妈藏起来的时间可以逐渐增加,这样能帮助他逐渐适应从短暂的分离到时间稍微长一点的分离。
如果孩子能够独自玩耍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不用时刻守着他,你可以去忙自己的。如果他闹起来了,先大叫他的名字而不是立刻惊慌失措的跑过去。渐渐地,他会懂得你离开的时候并不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,而且还能帮助他更好的理解第二个疑问:只要你说回来就一定会回来。
4、妈妈不见了之后谁来照顾我?他(她)会像妈妈一样照顾我吗?
英国著名精神病学家约翰·鲍尔比认为,婴儿与父母的关系开始于一套内在的信号—依恋。依恋是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,与这个人交往带来愉快的体验,面临压力时会从这个人身上得到安慰。
妈妈在身边时,孩子有妈妈可以依恋;当妈妈离开后,孩子如果没有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,在面临压力时,就会感觉非常无助,这是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所以,尤其是职场妈妈,在重回岗位前,需要提前帮助孩子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结,比如爸爸或者爷爷、奶奶等。
有些孩子即使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联结,可能在你离开时,他仍会惊慌失措的哭闹,这是他在试图要求你留下来。而在你真正离开之后,他会很快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的陪伴者身上。
当然也不排除当你不在时,其他陪伴者不能很好的去满足孩子的需求,这可能会让孩子更加黏你,这就需要智慧的你和陪伴者多沟通了。
总之,分离焦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大坎,妈妈只有用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和孩子的分离,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正常的情感依恋。而这将是他未来许多年里需要依靠的情感基础,孩子也会因此变得更加自信,更能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分离。

学 校:青海锦铭职业培训学校
地址:西宁市城中区北大街26号商贸大厦6楼
办公电话:0971--8225281 8225282
网 址:www.jmpx18.com
咨询电话:微信同步
孙 老 师:18195709799
关 老 师:13709743667
李 老 师:18797383161